一、 
 研究生助奖学金各部分评定内容所占比例
  
 
  
   | 
     序号
     | 
     项目
     | 
     二年级
     研究生
     助
     奖学金评定各部分所占权重
     | 
     三年
     级研究生
     助
     奖学金评定各部分所占权重
     | 
  
   | 
     1
     | 
     课程学习
     | 
     学位课平均成绩
     | 
     25
     %
     | 
      
     | 
  
   | 
     选修课平均成绩
     | 
     5
     %
     | 
      
     | 
  
   | 
     2
     | 
     创新能力
     | 
     50
     %
     | 
     80
     %
     | 
  
   | 
     3
     | 
     社会实践活动
     | 
     20
     %
     | 
     20
     %
     | 
  
   | 
     合计
     | 
     100%
     | 
     100%
     | 
  
   | 
     说明:研究生第二学年
     助
     奖学金评定依据是研究生第一学年的课程学习成绩、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情况进行评定;第三学年
     助
     奖学金评定依据是研究生第二学年的选修课程情况、创新能力和社会活动情况进行评定。
     | 
 
 总分= 课程学习*比例 + 创新能力*比例 + 社会活动能力*比例
  
 二、
 具体细则:
 1、课程学习   
 课程学习分=学位课平均分*所占权重+选修课平均分*所占权重
 2、创新能力 
 a.科研立项:校级科研项目(主持人)、国家级项目(主要成员,项目申请书中有签名)20分,省级(主要成员,项目申请书中有签名)10分。
 b.参
 与导师项目
 :参
 与纵向项
 目
 1
 5分/项;
 参与横
 向
 项目10分
 /项
 , 
 30分封顶
 。参与其他导师项目1个项目封顶(所有参与的项目都需提交员工在项目中的工作任务与总结)。
 c.
 发表论文:
 SCI检索
 论文
 80-60 /篇(对应科技处认定的S
 CI
 分档)
 ,EI
 期
 刊检索论文
 6
 0分
 /篇
 ,
 EI会议与
 ISTP
 、CPCI
 论文
 (有全文检索报告)
 40分
 /篇
 ,
 国外一般期刊论文30分/篇;国际会议论文20分/篇(宣读论文增加10分)
 国内会议论文
 20
 分/篇,
 北
 大核心
 期
 刊论文60分/篇,CSSCI期
 刊
 论文
 8
 0分/篇
 ;学
 报
 20
 分,
 普遍
 期刊
 其它
 2分
 ;学术专著20分/2万字,10分/1万字。
 编著教材
 1
 0万字10分/
 部
 ,5万字5分
 /部
 ,编著教材30分
 /部,参与教材5分,参与著作10分。
 (注:
 员工为第一作者,论文分值全额计算;员工第二作者,必须是导师第一作者,论文分值全额计算;第三作者以后的不计分。
 )
   
 d.
 专利:发明专利
 6
 0分,实用新型
 4
 0分
 ,外观专利20分。(排名第一或排名第二,导师第一按100%计算工作量,排名第三50%,排名第四30%)
 e.
 科研获奖:
 国际级60分
 /项
 (金奖)、
 国家级 50分/项
 (一
 等奖)
 、
 40
 分/项
 (二等奖)、30
 分/项
 (三等奖),省部级30分/项
 (一
 等奖)
 、
 20分/项
 (
 二等奖)
 、
 10分/项
 (三
 等奖)
 。
 其
 它获
 奖不给分。
 (排名第一或排名第二,导师第一按100%计算工作量,排名第三50%,排名第四30%)
 f.竞赛获奖
 :
 新人奖60分/项(获奖), 40分/项(入围);
 国家级
 4
 0分/项
 (一
 等奖)
 、3
 0
 分/项
 (二等奖)、
 2
 0
 分/项
 (三等奖)
 、
 15分
 /项(优秀奖)、10分/
 项
 (
 入围奖
 );
 省
 部
 级20分/项
 (
 一等奖)
 、
 15分
 /项(
 二等奖)、10分
 /项(三
 等奖)
 ;获国际级60
 分/项
 (一
 等奖)
 、4
 0
 分/项
 (二等奖)、
 3
 0
 分/项
 (三等奖)
 ,
 1
 5
 分
 /项(优秀奖),
 10分
 /项(入
 围
 奖);挑战杯, 40分/项(国家级),30分/项(省级)。(如果合作,仅认定前两名,排名第一70%,排名第二30%)
 3、社会
 实践活动:
 a.
 基础分 
 2
 0分 (包括
 听取学术报告、
 参与研究生学术论坛)
 b.
 其他非专业文体
 及
 获奖:
 参与各类文体活动10分/项,
 校级
 获奖1
 0分/项,
 省级2
 0分/项。(前五名,有证书者
 ,不超过20分
 )
 c
 .学院
 实践工作:
 公司
 实验室
 、三助、研究生社团工作、基地
 建设
 及协助学院完成各类相关实践性工作
 等
 1
 0分/项
 (由学院认定,不超过20分)
 。
 d
 .志愿者工作:协助学院参与职工管理3
 0分/项
 。
 (注:三项总分不得超过100分)
  
 说明:
 1、创新能力考核主要体现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考核,包括发表科研论文、出版专著、科研获奖及专利和课外科技活动等。
 2、社会活动情况是指研究生必须参加新生教育活动、学校组织的各项课外活动、研究生所在单位组织各项课外活动(包括研究生学术论坛、运动会、文艺晚会和其他活动)等,研究生干部、学院联系人、三助
 、职工志愿者
 等应予一定的体现
 )。
  
 2018年7月3日